中新网北京9月5日电 (王宇)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国际足球赛事在中国举办。 这是国内青少年足球队与国际高水平球队交流的难得机会。 然而,本应成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梦想工厂”的比赛水平却参差不齐。 那么,国内青少年足球需要什么样的国际赛事呢?
今年7月,在呼和浩特举行的“未来杯”国际足球青少年邀请赛上,来自巴西的圣保罗足球俱乐部以30:0、29:0的惊人比分击败了中国包头足球俱乐部和鄂尔多斯蒙古中学队。 。
就在过去一个月,北京足协U12年龄段队在福建举行的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对阵巴西弗鲁米嫩塞俱乐部国际青少年足球联赛,以0:20的比分落败。
圣保罗和弗鲁米嫩塞都是巴西一线俱乐部,拥有完善的青训体系。 派出参赛的两支球队也是两家具乐部多年培养的青训梯队,实力都非常强。 有媒体报道称,损失惨重的中国球队大多是校园足球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
资料图:巴西足球俱乐部16-0击败中国中学队。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摄
平心而论,这对国内青少年队来说是一次与国际高水平球队同场竞技、提高自身足球水平的机会。 但当队员们屡屡面临比分如此悬殊的失败时,他们能否有足够的信心实现“知耻而后勇”呢? 这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对足球的兴趣产生什么影响?
著名足球评论员张鹭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青少年足球联赛,大比分失利反映了国内青少年足球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也能戳破一定的泡沫:“有些球员和教练刚参加了几场比赛,就觉得自己练得不错,就抱有各种幻想,认为自己是中国足球的希望,取得什么成绩”他们可以在世界上取得成就。分数也可以让大家清醒一下。”
北京八一中学足球队主教练王军对于此事也十分关心。 他认为大败会给球队带来很大的影响。 “孩子们的士气和状态总是会很低落,对球员的心理影响也会很大。” 他说,“一边是职业足球队,一边是业余校园足球队,水平和大人小孩踢球是一样的,肯定不一样。” 法式踢球。”
中国足协近日也发表声明称,近期一些青少年足球国际赛事的交流活动没有严格组织和妥善协调,导致对手不匹配、实力悬殊过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青少年足球国际赛事的交流。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信心减少,参与程度降低。 对足球的热情也影响着赛事的精彩程度和专业性。
资料图:德国职业教练来华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胡耀杰 摄
山东鲁能足校竞技训练部主任郑家忠告诉记者,主办方一味追求赛事规模,忽视球队之间的水平差距,这是造成成绩悬殊的原因之一:“现在“有些赛事讲究一定规模,比如赛事主办方本想邀请16支队伍,但只联系了8支,迫使实力较弱的队伍参加。”
今年夏天,王军教练带领八一中学夺得北京校园足球联赛初高中组双冠王。 作为队伍的领队,他表示,未来面对比赛邀请时,他仍然会在了解比赛队伍的整体水平后做出选择:“大家水平都一样,哪怕高一点,如果实力相差太多,我们就只能选择放弃。”
鲁能足校是鲁能潍坊杯这一目前国内整体水平处于前列的青少年足球赛事的主办方之一。 郑家中主任还就如何办好青少年国际邀请赛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主办方首先要对赛事有一个基本的定位。 以潍坊杯为例,郑家忠表示,赛事刚举办时,主办方将其定位为中国的“土伦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联赛,因此在邀请球队时,对球队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赛事主办方还必须充分估算受邀队伍的水平,并据此进行合理分组。 例如,强队和弱队分开比赛,分为专业组、校园组、业余组。 这样就可以避免实力悬殊的球队互相碰面,导致比赛大败而训练价值不大。
资料图:沉阳举行第三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新社记者 沉殿成 摄
张鹭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对于青少年足球赛事的组织工作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更需要了解孩子踢球的目的,同时也没有必要过度解读青少年足球比赛的结果。
“组织少儿比赛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足球运动,大胜不喜,大败不忧,也是很正常的。” 他说,“如果你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其实没关系,不要总是强调输赢。”
如今,国内青少年赛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尽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郑家忠认为,任何竞争都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中国开始举办各种比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估计明年情况会明显好转。” 他说。
标签: 国际青少年足球联赛